-
【宣化区招商】供销系统联动高校助力农业产销对接 探索"农电+农超"融合新路径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供销系统通过组织产销对接活动与农业技术培训,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融入现代流通体系。此次活动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联合高校专家团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旨在破解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多方协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张家口市供销总社与宣化区供销社于2024年联合发起专项行动,组织辖区内5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百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开展"农电对接""农超对接"。通过建立产地直采、订单农业等合作模式,帮助种养殖户直接对接连锁商超和电商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据公开资料显示,此类模式在河北省已成功促成鲜食玉米、有机蔬菜等品类实现产销精准匹配,部分合作社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二、科技赋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在产销对接基础上,当地邀请农业院校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设施蔬菜标准化种植、抗病新品种选育、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实用技术。2024年发布的河北省设施农业调研报告指出,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示范基地,平均降低生产成本约15%,优质果率提升20个百分点。培训还分析了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供需趋势,为经营主体调整种植结构提供数据支撑。 三、创新流通模式激活市场潜力 张家口市供销系统整合冷链物流、品牌包装等配套服务,推动"线上社区团购+线下专柜直销"双渠道发展。2023年河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白皮书显示,采用"电商服务站集单+合作社直供"模式的区域,农产品损耗率从传统模式的30%降至8%以内。部分合作社通过打造可视化生产基地,开展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客单价实现翻倍增长。 四、政策支持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当地供销部门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产销贷"专项服务,对参与对接项目的经营主体给予贴息支持。2024年河北省出台的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明确要求完善农产品产销对接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供销系统建设产地集配中心。数据显示,通过建立风险共担、利润返还等机制,参与项目的合作社成员年均增收达4000元以上。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标志着张家口市在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产销对接平台搭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流通模式创新和政策保障强化等多措并举,正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性农产品高效流通范式。
2025-07-28
-
【宣化区招商】秦淮数据环首都信息技术基地助力张家口打造"中国数坝"
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的背景下,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南山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张家口市宣化区。该项目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将有效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大数据产业链集聚发展,为张家口建设"中国数坝"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定位与战略意义 环首都·南山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是秦淮数据集团在华北区域布局的核心节点,选址宣化区京张高铁张家口站周边,总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该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数字经济项目,其建设将强化张家口在环首都数字产业带中的枢纽地位,通过构建"北京研发-张家口承载"的协同模式,促进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生态链形成。 二、产业规划与发展目标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基地将分阶段建设高标准数据中心机房、算力调度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张家口市规划到2025年实现大数据及关联产业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对标国际先进数字基础设施集群标准。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数据中心项目,服务器规模达50万台,秦淮数据项目的加入将加速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的产业升级。 三、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宣化区凭借毗邻京津冀核心区的区位条件,叠加京张高铁一小时交通圈优势,具备发展高时效性算力产业的先天条件。项目所在地电力供应充足,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50%,符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对绿色数据中心的要求。张家口市已建成直连北京的光纤网络通道,可满足毫秒级数据传输需求。 四、政策支持与集群效应 张家口市依托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政策,为大数据企业提供电价优惠与碳减排支持。目前全市已吸引近30个大数据项目落地,形成包含16家建设运维企业的产业体系。秦淮数据项目的实施将带动上游设备制造、下游应用服务企业集聚,进一步完善"数据存储-处理-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张家口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与产业链协同,正逐步实现从"中国数坝"概念提出到实质落地的跨越式发展。
2025-07-26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